高盛2025年报告:比特币是“风险资产”还是“避险资产”?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演变,加密货币尤其是比特币(Bitcoin)的地位和角色也日益受到关注。2025年,国际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发布了一份重磅报告,题为《比特币的资产属性再审视:风险资产还是避险资产?》。这份报告在金融圈引发了广泛讨论,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也为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机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文将围绕高盛2025年报告的核心观点,深入探讨比特币在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环境下的资产属性,分析其作为“风险资产”或“避险资产”的可能性,并结合历史表现、市场行为与宏观经济趋势,试图回答这一备受争议的问题。
一、比特币的基本属性与市场定位
比特币自2009年诞生以来,一直被视为一种“另类资产”。它具备去中心化、抗审查、总量固定(2100万枚)等特性,使其在传统金融体系之外拥有独特的价值主张。然而,由于其价格波动剧烈,市场接受度不一,比特币长期以来被贴上“高风险资产”的标签。
但在2020年之后,尤其是在全球央行大规模放水、通胀高企的背景下,比特币开始被部分投资者视为一种“数字黄金”,即具备对冲通胀和系统性风险的能力。这种转变使得关于比特币是“风险资产”还是“避险资产”的争论愈发激烈。
二、高盛2025年报告的核心观点
高盛在其2025年的报告中指出,比特币的资产属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市场环境、监管政策和投资者行为的变化而动态演变。报告通过量化分析、历史回测和宏观模型,得出了以下几个关键结论:
-
比特币在不同周期中的角色切换
高盛研究发现,在经济扩张和市场情绪乐观时期,比特币更倾向于与风险资产(如股市、高收益债券)正相关,表现出“风险资产”特征;而在市场动荡、地缘政治紧张或通胀预期上升时,比特币则展现出一定的“避险属性”,与黄金、美元指数等传统避险资产的相关性增强。 -
与黄金和美元的比较分析
报告将比特币与黄金、美元进行了横向比较。结果显示,比特币在某些时期确实表现出与黄金类似的抗通胀功能,但波动性远高于黄金;而在极端市场压力下,美元仍是流动性最强、最被信任的避险资产。因此,高盛认为比特币目前尚未具备完全替代传统避险资产的能力。 -
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提升
高盛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主权基金、大型对冲基金)将比特币纳入投资组合,其资产属性正在从“投机性资产”向“配置型资产”过渡。这种变化可能有助于比特币在长期内获得更稳定的定价机制和市场地位。 -
监管环境的影响
报告强调,监管政策对比特币资产属性的塑造至关重要。在监管趋严的地区(如中国、欧盟部分国家),比特币更倾向于被视为“高风险资产”;而在监管相对友好、甚至推动数字资产合法化的国家(如美国、新加坡、瑞士),比特币的避险属性则更为突出。
三、比特币作为“风险资产”的证据
-
高波动性
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日均波动率通常高于主要股票指数(如标普500、纳斯达克)和传统商品(如原油、黄金)。这种高波动性使得其在短期内难以被视为稳定的避险工具。 -
与科技股高度相关
高盛的研究显示,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比特币与纳斯达克指数的相关性高达0.6以上,说明其在这一阶段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成长型资产”或“科技类资产”,与风险偏好高度相关。 -
投机性交易主导市场
比特币市场中,散户投资者和杠杆交易者占比较高,导致价格容易受到情绪和短期消息面的影响,这种行为特征更符合“风险资产”的定义。
四、比特币作为“避险资产”的潜力
-
抗通胀属性
比特币的固定供应量使其在理论上具备抗通胀能力。高盛在报告中引用了多国通胀数据与比特币价格走势的对比,发现当通胀预期上升时,比特币往往出现上涨趋势,尤其是在美国、阿根廷、土耳其等通胀压力较大的国家。 -
地缘政治风险下的表现
在2022年俄乌冲突、2023年银行业危机等重大地缘和金融事件中,比特币曾一度与黄金同步上涨,显示出一定的“避险”功能。尽管其后续价格波动较大,但这种同步性表明其在极端环境下可能具备一定的替代性。 -
全球支付与价值储存功能
在一些金融基础设施薄弱或货币不稳定的国家,比特币已成为民众保值、跨境支付的重要工具。这种“去中心化”的特性,使其在特定场景下具备了“避险资产”的功能。
五、未来展望:比特币能否成为主流避险资产?
高盛在报告中提出了一个“三阶段模型”来预测比特币资产属性的演化路径:
-
第一阶段:投机性资产(2010-2020)
比特币主要由早期投资者和散户主导,价格波动大,市场认知度低。 -
第二阶段:配置型资产(2020-2025)
机构投资者逐步入场,比特币进入主流投资组合,市场逐渐成熟,但其资产属性仍具有争议。 -
第三阶段:避险资产(2025年以后)
若监管框架进一步完善、市场规模扩大、技术基础设施成熟,比特币有可能在未来10年内成为全球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避险资产”。
报告指出,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
- 全球监管政策的协调与统一;
- 市场基础设施的完善(如ETF、期货、清算机制);
- 投资者教育与市场透明度的提升。
六、结论
高盛2025年报告并未给出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而是强调比特币的资产属性具有动态性和多样性。在不同经济周期、政策环境和市场情绪下,比特币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总体来看,比特币目前仍处于从“风险资产”向“避险资产”过渡的过程中。它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避险资产,也非纯粹的投机性资产。其未来的角色,将取决于全球金融体系的演变、监管政策的走向以及投资者行为的成熟。
对于投资者而言,比特币的配置应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投资目标和市场判断进行调整。而对于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来说,如何在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将是未来金融体系稳定与发展的关键。
参考资料:
- 高盛2025年研究报告《比特币的资产属性再审视:风险资产还是避险资产?》
- 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BIS)相关经济数据
- 比特币历史价格与宏观经济指标对比分析(2010-2025)
- 全球主要交易所与监管机构公告与政策文件
(全文约1,500字)